究竟點先叫做有糖尿病?做咩檢查化驗先知自己有冇糖尿病、血糖正唔正常,現在話你聽!
Tag: 糖尿病

視頻鏈結 糖友有時會血糖偏低,以為好小事?千祈唔好咁諗,因為低血糖可以令糖友隨時喺街上暈倒,求助無門,所以我哋幾時都提醒糖友,要帶定啲有助升糖嘅小食喺身,但究竟乜嘢小食最有「急救」效果?餅乾、糖果定汽水?揀食物嗰陣,又有咩要留意?

糖尿病排行本港最致命疾病第10位,亦被稱為「隱形殺手」!早期糖尿病症狀難以察覺,不少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嚴重併發症,患癌及死亡風險亦大大增加,故建議大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及早發現糖尿病,以免延遲就醫
腎功能衰竭可影響身體所有器官,若病情發展至末期,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保命,是非常危險病症之一。本港統計數字顯示,每年新確診的腎衰竭個案中,約半數個案與糖尿病有關,絕對不能忽視。

不少醫學研究已指出肥胖是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元兇之一,而不少糖尿病人亦因為各種原因而愈來愈肥胖,糖尿病與肥胖似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GLP-1類似物已有數據顯示有助保護心血管及腎臟,在控制體重上,亦有顯著效果。

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工具,由一百年前初次面世,到今時今日經歷了不同的發展與演進,究竟新一代胰島素如何為患者帶來方便?

補足維他命B12逆轉神經痺痛 (晴報2021年8月5日) 相信不少糖尿病患者曾遇過手腳痺痛,感覺猶如被針刺、觸電,難受非常,原來這與我們周邊神經出現病變有關。部份糖尿病患者會同時出現維他命B12不足問題,當人體缺乏這種元素就會影響神經線修補功能,使人的觸覺變得遲鈍,令本來的糖尿周邊神經病變惡化。有內分泌及糖尿病科專科醫生指出,「維他命B12缺乏症」是可以透過食物及營養補充品攝取而逆轉,但最重要是當出現神經痺痛,必須盡早找出原因,以免延誤病情,令身體承受更大傷害。 七十歲的張婆婆(化名)患有嚴重糖尿病多年,病情導致她的神經觸覺變弱,甚至身體受傷也不自知。有次她的腳趾甲被門角扯斷,整片剝落,無奈她因周邊神經病變而感受不到痛感,加上本身視力模糊,她未知「事態嚴重」,僅靠一般藥水消炎止痛,沒有好好處理這個傷口。結果,腳趾傷口腐爛,甚至發出惡臭,影響鄰居,才醒覺事態嚴重,最終亦要無奈切除受傷的腳趾,才能避免傷口惡化。 周邊神經病變 致手腳痺痛內分泌及糖尿病科專科丁昭慧醫生指出,大約兩成糖尿病患者的維他命B12水平相對較低。「維他命B12是基因製造及復修的重要元素,一旦身體內的維他命B12不足,就會導致貧血,又會影響神經線的修補功能,令周邊神經出現病變,嚴重時更會增加腦退化的風險。」她表示,這類患者較容易出現手腳麻痺,不但影響睡眠及生活質素,更有可能如個案中的張婆婆般,較難察覺及感受到自己受傷。 為甚麼糖尿病患者的維他命B12水平會偏低呢?丁醫生解釋,大部份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服用一款名為「甲福明」的控糖藥物,「這種藥物雖然療效顯著,但會阻礙人體吸收維他命B12;而一型糖尿病患者則因為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胃壁細胞,使其無法分泌一種消化及吸收維他命B12的元素,導致相關水平較低。」但她指出,糖尿病患者其實可以補充維他命B12,令周邊神經病變情況得以紓緩。 活性維他命B12彌補不足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透過飲食攝取維他命B12,例如多吃肉類、奶類製品及動物肝臟,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須要戒口,又或因飲食限制或腸胃道功能較差,即使進食了也未能正常吸收。「因此患者接受檢查評估維他命B12水平,如發現有所缺乏,可直接服用維他命B12補充品彌補不足。她指出,這類補充品能有效修補周邊神經損傷,並可紓緩因神經受損而引起的麻痺及刺痛症狀。」 不過,維他命B12分有活性及非活性之分,丁醫生指出,活性維他命B12容易被身體吸收,毋須經過漫長的轉化過程,可及時為神經細胞帶來修補作用,一般每日口服兩次500毫克劑量,已能達到相關效果;相反非活性維他命B12的滲透速度較慢,因此對周邊神經病變患者而言,活性維他命B12補充劑改善病情的速度相對較快。「不過,對於一些嚴重缺乏維他命B12的患者而言,就可能要透過注射高劑量維他命B12,才能改善問題。」 最後丁昭慧醫生提醒患者,補充維他命B12有不同方法,各有成效、副作用及風險。患者應與醫生討論,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、病徵等因素,選擇最合適的方案。
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有多大影響?因雌激素不足,皮膚底層血管擴張引致潮熱外,血糖及體重上升,會容易造成血管疾病。怎樣能減低心血管疾病?補充雌激素又會帶來甚麼風險?